找到相关内容96篇,用时11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陈泉州:答疑解问

    圆融了。当然努力一定要用正常的、正当的、社会都承认的方法实现,切莫以违法和犯罪。如此就可以把二者圆融起来。  如何代众生受报?  问:“能否生起代众生受报的心念,但自己又承受不了怎么办?”  答:...打坏了,掉了一条腿可又没被打死,你看它全身都哆嗦,也很痛啊!从修菩提心观点,也可能它曾做过我们的父母;就是从佛教因果还报的这个角度来考虑,杀生肯定也是不对的!  但是从现实生活的角度考虑,那还有几种...

    陈泉州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344264245.html
  • 关于“构建‘人文佛教’平台”的理论与实践——现代寺院管理模式探索

    影响,但是由于没有考虑到深圳具体的地域文化特点与特殊的多元文化格局,加上寺内僧入的素质有待提高,使寺里的管理跟不上形势的发展,出现了一些偏差,甚至也发生有个别僧人违法的情况,严重地损害了弘法寺的...

    印顺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435364729.html
  • 真禅法师“爱国爱教”思想管窥

    、身体力行呢?在理解赵朴老在《中国佛教协会四十年》中关于加强自身建设问题时,真禅法师指出:“佛教徒‘违法,刑事犯罪’,当然不能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因此,赵朴老提出要加强佛教的自身建设,即加强信仰...

    觉 醒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052965287.html
  • 科学视角中的寺院管理制度——禅宗清规

    行之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避免僧职人员损公肥私、贪污腐败之类“权力寻租”现象的发生,看来宋元丛林已基本达成共识。这无疑是寺政管理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另外,寺政管理学中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对于“违法...邪正,识狂妄之惑。劳苦不可不恤,过失且宜自知。倘能如此,则器大声宏,本隆末盛矣。”2元代《至大清规》“住持”条强调,住持应做到“列职任贤,庶无旷役”。3元代《幻住庵清规》“庵主”条强调,庵主犹如“屋...

    黄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083865460.html
  • 晚明天主教与佛教的冲突及影响

    或以念代参;或摹禅机,将“种种无义味语,信口乱发。”[13]与此相应,沙门风纪也日趋败。明中后期,政府放松了僧道管理,世间违法、衣食无着之人竞相避入佛门,“或为打劫事露而为僧者;或为牢狱脱逃而为僧者;或悖逆父母而为僧者;或妻子斗气而为僧者;……以至奸盗诈伪,技艺百工,皆有僧在焉。”[14]佛教寺院,渐成藏垢纳污之所,沙门内违法犯戒之事层出不穷。到晚明时佛教僧侣声名尤劣,“有的和尚过着放荡的...

    马晓英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0/09021091549.html
  • 良知与人性的进化

    那么即使大众不敢违法,也会虚应故事,没有真正地建立廉耻之心。所以,儒家轻法制,重道德。儒家认为,如果以道德和礼制来教导百姓,将使得他们自爱自重,心悦诚服。只有这样教育出来的人民才是真正善良的人民,...

    聂瑞国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0/09044291604.html